在制药的过程中,会产生出大量的废水,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多、化学成分复杂,从而增大了制药废水的处置难度。假如未经处置或是处置后未到达规范的制药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则会形成严重的污染。因而,对制药废水实施有效地处置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请求制药企业采用合理可行的废水处置工艺技术。下面就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展开剖析讨论。
1、制药废水处置中气浮+微电解+芬顿+A/O工艺的应用
制药企业在对原料药实施生产时,除了会产生出大量的废母液与溶剂回收残液之外,还会产生一些浓度相对较低的清洗废水。由于废母液、溶剂回收残液均为高浓度废水,其成分相比照较复杂,含盐量高,无法直接实施生化处置。因而,为到达预期中的处置效果,并使出水水质契合国度相关规范的规则请求,能够采用气浮+微电解+芬顿+A/O工艺对制药废水实施处置。
1.1 进水水质与出水规范
制药废水中高浓度回收废液的COD为10000mg/L,氨氮为200mg/L,盐为1500mg/L;废母液的COD为100000mg/L,氨氮为120mg/L,盐为60000mg/L;清洗废水的COD为2500mg/L,氨氮为50mg/L,盐为800mg/L。出水规范为COD≤80,氨氮≤10,不含盐。
1.2 处置工艺流程
1.2.1 先用蒸发器对废母液实施蒸馏处置,主要目的是对废母液中的盐分实施去除,同时将回收废液排入到调理池内,经调理之后,泵送到气浮池中,将废液中不可溶解的有机物和悬浮颗粒物去除掉。
1.2.2 经气浮池处置之后的废水以自流的方式进入到微电解池内,经过微电解对废水当中带环的污染物实施开环处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废水的可生化处置性能,为后续的生化处置提供有力条件。
1.2.3 微电解后的废水进入芬顿氧化池实施氧化处置,对其中的污染物实施降解,使之从本来的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在微电解与芬顿的双重作用下,可使制药废水的生化性取得显著改善。不只如此,废水中的COD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被降解,含量会有所降落。
1.2.4 预处置终了后的制药废水送入到生化系统中实施生化处置,在混凝池内实施沉淀,将其中的悬浮颗粒物去除掉,进入厌氧系统,对废水中的COD实施降解。
1.2.5 厌氧处置后的出水直接进入到A/O池,借助好氧菌和反硝化细菌,继续去除废水中的COD。经过生化处置的废水进入二沉池,并由生物滤池对废水实施深度处置,这样便能够确保出水的水质到达国度标准规范的规则请求。
1.3 处置效果
采用上述工艺对制药废水实施处置,经过对出水水质实施检测后得到如下结果:制药废水中的COD降落至28-46mg/L,氨氮降落至7-9mg/L,不含盐。由此可见,该处置工艺的效果良好。
2、制药废水处置中ABR+A/O+MBR工艺技术的应用
在生产药品时,为到达预期的药效,普通都会运用多种原料,在各个加工环节中,则会产生出不同的副产物,绝大多数副产物都是有机物,它们会随生产废水一并排出,从而使得制药废水具备一定的毒性,并且还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由于制药废水的稳定性较差,所以必需采用合理可行的处置工艺,才干到达标准请求的排放规范。关于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比值较高,且可生化性相对较好的制药废水,能够采用ABR+A/O+MBR的工艺技术实施处置。
2.1 制药废水预处置
制药废水进水水质中COD为3000mg/L,BOD5为300mg/L,氨氮为180mg/L,固体悬浮物(SS)为1000mg/L。为确保制药废水处置后的出水水质到达国度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则请求,应当在正式处置前,先对其实施预处置。经过预处置可以去除掉制药废水中较为容易除去以及对后续处置效果影响大的污染物。制药废水预处置单元由以下几个局部组成:格栅、调理池等。
2.1.1 工艺过程。
制药废水经由预处置单元中的格栅后,直接进入到调理池当中,经过格栅可以将制药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拦截下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管道、泵体梗塞的状况发作;当制药废水进入调理池后,会实施一段时间的pH调理,然后由提升泵将调理终了的制药废水转送至厌氧池内。
2.1.2 调理池的功效。
之所以在预处置单元设置调理池主要是由于制药废水的水质具有动摇变化的特性,假如经格栅过滤后直接送入后续的处置单元,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负荷,从而影响处置效果。而制药废水进入调理池中,滞留一段时间,可以减小冲击负荷,使后续的生物处置顺应水质变化。
2.2 ABR处置工艺
ABR归属于厌氧处置工艺的范畴,该工艺的根本原理如下:借助微生物(厌氧性)自身所具备的代谢特性,将待复原的有机物作为受氢体,从而使其从本来的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如H2O、CO2、CH4、H2S等。厌氧工艺是对有机物的一个降解过程,大致上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水解、发酵、产乙酸和产甲烷。ABR是厌氧处置中较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特别适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制药废水等。
2.2.1 ABR的工艺特性。
与厌氧处置中的其它工艺相比,ABR具有如下特性:容积负荷较高,抗冲击负荷好,出水水质中的悬浮物和剩余的污泥量比拟少,整个工艺的占空中积相对较小,运转控制简单且运维费用低。除此之外,ABR对制药废水中的SS具有一定的处置效果,微生物与制药废水在折流下不时接触,加快了污泥颗粒的生长速度,ABR在坚持连续运转的状况下,不需求实施排泥。
2.2.2 活性炭除臭。
ABR在对制药废水实施处置时,会产生出恶臭气体,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安康形成危害。为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可在ABR工艺中引入一种有效的除臭办法,经过对多种办法实施比拟后选定活性炭,这种办法的除臭效率比拟高,且设备简单、运维便当,当活性炭失效后,只需及时实施改换即可。经过活性炭的应用,使ABR工艺中的恶臭气体得以消弭。
2.3 A/O处置工艺
A/O是厌氧好氧处置法的简称,其中的A代表厌氧段,主要担任脱除废水中氮和磷;O代表好氧段,可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实施有效去除。该处置工艺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脱除氮磷,它的处置效率十分高、工艺流程简单、运维本钱低,不会构成二次污染。制药废水经ABR工艺处置之后,一切的上清液会直接被送入到缺氧池当中,从而将废水中剩余的有机氮合成为氨态氮,在反硝化的作用下,完成氮的去除。
2.4 MBR处置工艺
MBR是膜生物反响器的简称,经该工艺处置后的废水,出水水质的透明度比拟高,COD、BOD5、SS、细菌病毒等均可以被有效隔除;工艺流程比拟短,氮和磷的去除效率高,剩余的污泥量比拟少;反响器的构造比拟紧凑,占空中积小,前期投入的建立本钱低,可以完成自动化控制。为进一步提升制药废水的处置效果,能够选用进口的浸入式超滤膜。
2.5 处置效果
经过以上处置工艺的结合处置后,制药废水中的COD从3000降至60-100mg/L,氨氮从180降至8-12mg/L,SS从1000降至45-60mg/L。上述指标全部契合国度相关规范的规则请求。可见,这种处置工艺在制药废水的处置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制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成分有所区别,为到达最佳的处置效果,应当分离制药废水的实践状况,对处置工艺技术实施合理选择。气浮+微电解+芬顿+A/O工艺和ABR+A/O+MBR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置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对大局部制药废水实施有效处置,并使出水水质到达国度标准请求的排放规范。因而,可将这两种处置工艺技术作为首选